小孩发烧怎么办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平时没太注意的健康小知识发热发烧 [复制链接]

1#

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感觉身体不舒服,有时还伴有发热(发烧)的症状,其中有不少人除非是发高烧才去看医生,一般选择在家休息观察,或凭经验自行找一些诸如感冒药、退烧药甚至是消炎药来吃。这种做法不能说是绝对错误,毕竟我们几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,但这种做法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。因此了解一些有关发热(发烧)的小知识,对自己的健康、疾病的治疗将会有较大的帮助。

发热是一种身体不适或疾病的症状,包括体温升高,或体温正常但自觉全身或局部(如手足心)发热。从我国中医的角度讲,热是一种为阳性的邪气,其性炎热,故热邪致病,一般就会产生发热的症状;另外,当机体阴阳平衡失调,身体出现了阳盛或阴虚,这种情况下也会有发热的症状出现。不同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或生病,其发热症状的表现也不尽相同,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。

恶寒发热

恶寒发热是在人体感觉恶寒的同时伴有体温升高。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:第一种是恶寒重发热轻,这是风寒的特征;第二种是发热轻而恶风,这是伤风的特征;第三种是发热重恶寒轻,这是风热的特征。寒热症状的轻重,除与感受外邪的性质有关外,还与感邪轻重关系密切,一般而言:病邪轻者,则恶寒发热俱轻;病邪重者,则恶寒发热俱重。

但热不寒

但热不寒指的是人体只发热而无怕冷的感觉。根据发热的不同表现,又有壮热、潮热、微热之别。

壮热,即人体发高烧,持续不退(体温超过39℃以上),可见有满面通红,口渴饮冷、大汗出等表现。

潮热,即人体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,这种发热症状有一定规律,如潮汐之有定时。我们中医里所说的“日晡潮热”(下午3~5时开始发烧)、“骨蒸潮热”(午后或夜间发烧,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)、“湿温潮热”(午后发热明显,肌肤初摸不觉很热,摸之稍久即觉烫手)、“瘀血潮热”(午后和夜间有低热,属瘀血积久,郁闷化热),都属于潮热类型。

微热

微热是身体发烧温度不高,体温一般在37℃~38℃,或仅自觉有发热的症状,常见有气虚发热、血虚发热、阴虚发热、气郁发热和小儿夏季热等。

“气虚发热”是长期微热,兼有少气自汗、倦怠乏力等现象;“血虚发热”是时有低热,兼面白、头晕等症状;“阴虚发热”是长期低热,兼颧红、五心烦热等症状;“气郁发热”是每因情志不舒,而时有微热,兼胸闷、急躁易怒等症状;还有一种“小儿夏季热”,是小孩儿在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不已,兼见烦躁、口渴、无汗、多尿等症,至秋凉时不治自愈。这是由于小孩儿气阴不足,不能适应夏令炎热气候所致。

寒热往来

“寒热往来”是人体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。一般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“寒热往来无定时”,即时冷时热的感觉一日多次发作,却没有时间规律。另一种是“寒热往来有定时”,这种类型的表现是恶寒与高热交替发作,发有定时,每日发作一次,或二三日发作一次,兼见头痛剧烈、口渴、多汗等症状,常见于疟疾。

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人体发热(发烧)的基本知识,我们掌握这些小知识有时候就是掌握了一些自身健康的主动权。毕竟我们自己的感觉只有自己才最清楚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