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提出离婚后,我只会大吼大叫,女儿却在一旁冷静地帮我出谋划策,教我分财产。我这才意识到,自己养了一个腹黑女儿。
一
当丈夫吃着我给他挑过刺的鱼片粥,平静地说出“我要跟你离婚”的时候,我还是忍不住爆发了。
我朝他哭吼,把一锅刚煮好的鱼片粥摔翻到地上,溅得整个饭厅到处都是。
“你跟我求婚的时候是怎么说的?”
他被粥烫到,骂了一句脏话,没有回答,就这么摔门走了。留我一个人抱着桌子哭得歇斯底里。
等我回过神来,女儿已经把地上的残渣清理好了。她看着我说:“妈,过不下去就离婚吧。”
女儿还小,才会把“离婚”两个字那么轻易地说出口。结发夫妻比不得小年轻,这么多年,打断骨头连着筋,所以就算丈夫提出离婚,我也不会想离,不想把伺候了这么多年的丈夫让给别人。
她对此并不意外:“那行,你慢慢想吧,反正不急。”
那段时间,我连饭都没心思做,也不管女儿会不会饿肚子,整天抱着结婚证坐在床上哭。女儿坐到床上劝我:“妈,别哭了,我手机里有他们的亲密照,还有录音,就算你跟他打官司都不一定输,你抓好手里的房子和钱就行了。”
我听了这话,冲她大喊:“闭嘴!你就那么盼着我和你爸离婚,是不是要让那个女人做你后妈!”
女儿笑了,可能气笑了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我爸有备而来,你却想他手下留情,早晚人财两空。”
我直接把枕头甩到她脸上。
她为了让我清醒一点,甚至残忍地告诉我真相:她早就发现爸爸出轨了。甚至在更早之前,他就当着她的面打电话给情人了,而且还不是现在这个。她之所以装作不知情,是因为她觉得,我即使知道了,也不会提出离婚,保持沉默至少面子上能好过一些。
她猜对了。哪怕当时她告诉我真相,我也会用她做借口,或者用20年的感情做借口,反正我就是不会离婚,因为我害怕。
现在我才意识到,女儿只是一个高三学生,在父母即将离婚,家庭即将破裂时,她做得最多的却是劝我抓住财产。在她说出这样的建议之前,我还以为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。
做了17年母亲,我发现自己并不认识眼前的女儿,甚至对她感到恐惧。
二
比起做一个称职的妈妈,我更愿意做一个贤惠的老婆。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好妈妈,但我敢在任何人面前说我做足了妻子的本分。
婚后的20年里,只要我在家里,前夫就没碰过任何家务,只要给自己洗澡就行了。有一回单位出去疗养,留下父女两个在家,前夫一天给我打了差不多30个电话。
“我们家的米放哪了?”“洗衣机开关是那个?”“你怎么还没回来啊!”
和我一起的同事都笑我,结婚那么多年,还跟小情侣一样一天几百个电话。
丈夫感冒,我带着他看病,给他煎中药,整晚伺候他喝水、换衣服、吃药。连他妈都说,做亲妈的都做不到我这样体贴。那是真话,我伺候孩子还有抱怨的时候,但对前夫,我是全心全意地付出。
有一回他要很晚才回家吃饭,我就和女儿先吃了。吃之前,我把没刺的鱼腩和细嫩的菜心都夹起,女儿反而吃的是多刺的鱼背和发黄的菜叶。
女儿看了看留起来的好菜,又看了看我,最后好像开玩笑一样说:“我们家的确是独生子女家庭,只不过独生的不是我。爸爸才是妈妈的亲儿子,我只是个外人。”
成年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小把戏被拆穿,我当时就把脸拉下来,说她不知道感恩,说一些我是亲妈,怎么不疼她了,爸爸在外面工作那么辛苦,吃点好菜怎么了之类的话。
对我的偏心,女儿似乎没有太大意见。她的样子和她爸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,天生一张乖巧的笑脸,除了听话就看不出别的情绪。上小学以前,哪怕天天带她的是爷爷奶奶,我下班回到家后,她一定奶声奶气地把所有注意力都给我。她总是围着我团团转,想摸我头发,想抱抱我,想亲亲我,想讨好我让我夸夸她。但我那时候心急,不知道出差在外的丈夫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,对女儿总是不耐烦。
她抱着我的腿,我就一把推开她,嫌热;她笑眯眯地跟我说话,我也推开她,嫌吵。
“怎么生得那么缠人!妈妈做事那么辛苦,给妈妈一点休息的时间都不行。”我经常这么说。
等到她大一些,就成了那个我不熟悉的女孩了。她总是忙着做功课,做自己的事,我支持她有自己的空间,毕竟我连小升初怎么派位都没弄懂,就更不要说更复杂的中考填报志愿、高中选文理科了。
跟朋友出去吃饭、逛街,谈起各自的女儿,她们都显得很焦虑。其中一个银行里的高管,光为孩子补习英语就花了几十万,还觉得对不起孩子。“我当时就应该下定决心,把孩子送到美国念高中!”她常常这么埋怨自己,明明喝的是酒楼里的普洱,她喝出了白酒的气势。
每到这个时候,我就觉得我女儿给我长脸了:从小到大,我没给她花过一分钱的赞助费,就光为省钱这一点,我女儿不知道胜过她们的女儿多少了。
小升初的时候,女儿拼命努力拿到一个喜欢学校的名额,但要多花10万块。我不想花这个钱买学位,正想着怎么跟女儿说的时候,女儿已经擦干了眼泪,挤出笑容对我说:“不费那个钱了,我自己也能考重点班,自己也能考好高中。”
我不觉得让女儿自己长大是什么坏处,因为我跟我妈也并不亲密。但到了离婚这个时候,我才发现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女儿。
三
向我摊牌后的一个月,前夫说他想回家一趟。我以为他回心转意,准备了一桌好菜等他回来吃饭,女儿只是默默地看我。
“一会儿要叫爸爸,知道吗?”我吩咐女儿。
“哦。”
然而,我等来的却是一个更大的“惊喜”。